谈球吧官网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道之上唯有自信与独自战斗
文/体育周报记者 李慕白
白色剑道上,少年身形微屈,护面之下,目光如炬,电光火石间,弓步疾刺,得分灯亮起,全场欢呼,15岁的姜鑫瑞收剑行礼,动作干净利落,这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在课堂上略显腼腆的中学生,而是剑道上自信从容的击剑手。
“比赛让我找到了另一个自己。”姜鑫瑞在接受专访时这样说道,刚刚在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6组佩剑项目中夺得亚军的他,言语间透着超乎年龄的成熟:“一旦站上剑道,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
初识剑道:从好奇到热爱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五年前,当时10岁的他在学校课外活动展示中第一次看到击剑表演,立刻被那优雅而充满力量的运动吸引。

“第一次拿起剑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,既沉重又神圣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在父母的支持下,他开始了在朝阳区青少年击剑俱乐部的训练生涯。
启蒙教练陈建华对他印象深刻:“那么多孩子中,姜鑫瑞不是身体条件最出色的,但他的专注度和悟性罕见,最重要的是,他有着不服输的劲头。”
训练是枯燥且艰苦的,每周四次,每次三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,步伐练习、攻防转换、体能训练......同样的动作重复千百遍,同期开始训练的20多个孩子,一年后只剩下不到一半。
“我也曾经想过放弃。”姜鑫瑞坦诚地说,“特别是当朋友们在外面玩耍,而我必须去训练的时候,但每次完成一个技术突破,那种成就感让我坚持了下来。”
赛场历练:挫折中成长
2019年,姜鑫瑞首次参加全国性赛事——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,那次经历给他上了重要一课。
“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。”姜鑫瑞毫不避讳这段经历,“太快了,我甚至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,赛后我哭了整整一晚。”
然而这次失败成为了转折点,教练和家长没有责备,而是帮助他分析比赛录像,找出问题所在。
“从那以后,我明白了击剑不只是体力和技术的比拼,更是心理和智慧的较量。”姜鑫瑞开始系统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,记录每个选手的习惯动作和战术特点,甚至自学运动心理学知识。
2021年,姜鑫瑞在华东区邀请赛中夺得个人首金。“那场比赛我其实技术不占优势,但我在心理上压制了对手。”他分析道,“我注意到对手在连续失分后会变得急躁,于是我有意控制比赛节奏,打乱了他的心态。”
独自战斗:剑道上的孤独与成长
击剑被称为“格斗中的国际象棋”,需要瞬间判断和决策能力,比赛中,教练只能在一旁观看,不能指导,选手全靠自己。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,姜鑫瑞深有体会,“再好的教练和陪练,再多的场下准备,到了比赛那一刻,所有的决策和执行都必须独立完成。”
这种孤独感曾经让他恐惧,现在却成为他最大的力量来源。
在今年半决赛的关键战中,姜鑫瑞一度落后4分,现场观众的气氛、对手的欢呼声都形成巨大压力。
“那一刻,我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反而平静下来。”姜鑫瑞描述道,“我退到底线,深呼吸,回想训练中的情景,我意识到对手习惯在我进攻时后退反击,于是我改变了策略,假进攻真防守,连续得分逆转了局面。”
心理专家张教授分析道:“击剑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极为有益,它要求选手在高压环境下独立决策,承担后果,这种体验会迁移到日常生活中,使孩子更加自信和果断。”
平衡之道:剑与书本之间
作为一名初三学生,姜鑫瑞面临着学业和训练的双重压力,每天下午放学后,他直接前往训练馆,晚上回家还要完成作业,周末更是被训练和比赛占满。
“时间管理是关键。”姜鑫瑞展示了他的日程表,精确到每分钟。“训练反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,因为我必须专注,没有拖延的时间。”
他的班主任王老师表示:“姜鑫瑞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,击剑培养的专注力和毅力显然对他的学习有帮助,同学们都佩服他能够平衡好两方面。”
这种平衡来之不易,姜鑫瑞承认曾经因为比赛耽误课程而成绩下滑,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,他学会了提前预习和利用碎片时间复习。
“击剑教会我,解决问题需要策略和耐心,学习也是如此。”姜鑫瑞说道。
梦想与现实之间
谈到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“短期目标是进入国家青年队,长远希望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。”

但他也保持清醒:“我知道这条路的竞争有多激烈,每年都有无数有天赋的选手出现,我必须更加努力。”
教练陈建华认为姜鑫瑞有巨大潜力:“他的技术全面,心理素质出色,最重要的是他对击剑的理解不断深化,如果保持现在的进步速度,他有能力走向更高舞台。”
姜鑫瑞的父母则表示,无论儿子最终能否成为职业选手,击剑带给他的成长已经弥足珍贵。“看着他变得更加自信、坚毅,我们感到无比骄傲。”
击剑少年的启示
姜鑫瑞的故事只是中国击剑少年群体的一个缩影,随着击剑运动在中国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拿起花剑、重剑和佩剑。
中国击剑协会数据显示,近年来注册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以每年20%的速度增长,许多孩子像姜鑫瑞一样,在剑道上找到了自信和方向。
体育教育专家李教授指出:“击剑等个人项目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应变能力,这是团队项目无法替代的,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多种体育项目,发现自己的潜能。”
对于想尝试击剑的青少年,姜鑫瑞的建议是:“不要害怕失败,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,站上剑道,倾听内心的声音,你会发现自己的潜力超乎想象。”
白色剑道上,姜鑫瑞准备着下一次出击,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体育的意义远超越奖牌和名次,它塑造性格,培养品格,让年轻人在挑战中发现自我,在孤独中学会坚强。
剑道虽窄,却通往无限广阔的天地。